文/王庆泽
前言:根据中央统战部2013年工作计划,按照党的十八大关于“鼓励和引导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更大贡献”的要求,笔者随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于2013年5月5日-11日前往甘肃省庆阳、平凉、临夏等地开展考察活动。
此行由中央统战部六局局长王永庆带队,率全国各行各业的优秀代表二十余人,对其国情考察、革命历史教育,以及贫困地区民情现状、城乡一体化建设、民营企业状况等进行考察。
一、国情认知
1、艰苦
基于自然条件所限,西部偏远地区的人们生活还比较艰苦。干旱的地质状况,使人们基本的生存条件都得不到保障。记得我们到达临夏时,甘肃省委统战部陈部长介绍:按联合国国际标准,这里每平方公里只能养活12个人,不适宜人类居住;而现今,这里每平方公里养活了200个人。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片贫瘠的土地培养了当地人坚毅的性格,当我们感惊叹他们顽强生命力的同时,一种敬佩之感油然而生。
2、城市建设
不管多么艰苦的地方,县市中心地区都在到处建设;而到了地级市中心,更是大兴土木。介绍规划时,十几亿、几十亿地方官员谈起来轻轻松松,甚至洋洋自得,总觉得这样的规划只考虑的是一城一地、一届一任之得失。不知道他们是否想过他们城市人口与规划的匹配,想过有些项目只是抢夺本地区和周边城市的资源?这就是我们经常提到的大规划问题、政绩考核问题、各地方千篇一律失去特色且相互竞争等问题。
3、企业考察
我们参观了地毯厂、石油炼化企业、针织厂、门窗厂等企业,除了在庆阳的石油石化和能源为国家垄断成为地方支柱企业是国企外,其他的企业全是民营企业。在这个国企垄断天下的日子里,终于在偏僻的不知道几线的城市,感受到了民企的意义。这也是每到一处,我们都能拿到一本招商手册的原因。但正是由于之前我们提到的政府盲目扩张、急功近利且缺失总体规划的问题,民企的投资往往战战兢兢,由于政府一把手的更迭,使民企投资付之东流的案例比比皆是。
4、思想观念
现象A、地方干部说征地拆迁太难了,明明是为了村民好,可他们就是不理解,不得不强拆。被强拆的人在享受到政策之后,还是觉得挺好的。
现象B、地方干部介绍,农民贫穷或返贫的主要原因有三个:孩子上学、疾病和孩子结婚。在人均年收入不足3000元的地方,孩子结婚需要的花费竟然高达10-15万元!
改变观念有可能是地方干部最大的工作障碍,但不是强硬工作的最大理由。有些错误的思想观念不是一时能够解决的,所以不应该急功近利。思想和工作的大幅度超前和大幅度落后一样,都是一种错误。我们一切工作的最基本目标不就是为了让老百姓安生的过日子嘛!
一、革命传统教育
1、革命的艰辛
参观了甘肃的革命根据地及宁夏的六盘山,深知革命不易。陕甘革命根据地对新中国的进程意义重大,因为他建立了巩固的后援地,确立了领导人和领导思想。
2、历史的讲堂
感觉这样的参观点门庭冷落,参观者寥寥无几。我们经常把这样的地方叫革命教育基地,能不能别总想着教育别人,我们就把它当成一个历史的见证基地,客观的反应一段历史,真实的记录一段经历。最近看到微信上流传的抗日战争国民党军的一些统计数据,突然想到,能不能在我们的抗日战争纪念馆里看到国民党军的抗日成就。记得有人说:客观的反应历史是一个民族自信的表现。但愿我们的宣传不再像电视台播放的抗日连续剧一样娱乐化。
一、城乡一体化
这次考察的课题是城乡一体化,为此我也好好的补了补课,由于刚刚学习,也就没有资格评论,仅在此谈论一下现象。
1、方式
考察了几个地方,感觉各有特色,有的照本宣科突出形式,有的张冠李戴在意实质,我倒是赞成后者,只要领会了中央精神,再能结合地方实际,这地方的稳定与发展就不成问题。
2、领导干部
一个城市的风格往往取决于那个城市的一把手,这使得这样的干部工作很辛苦,什么都要懂,什么都要管。此次考察我们接触了几个风格截然不同的干部。有的是民族干部,为了本民族的发展及民族间融合默默工作;有的在一个地方做出了成绩被调到另外一个地方,照方抓药。深度沟通的某市书记,能力明显超强,也比较强势,谈起城市发展滔滔不绝,经济、工业、农业、基础设施、规划、区域发展、宣传、招商各个成竹于胸。我突然觉得他像一个企业的总经理,百姓像是他们的员工,投资者像是他们的客户。团里有位实业家们说他听着这些直害怕,感觉政府就盯着他们兜里的钱。当然,我们不能诋毁他们的出发点,他们是想要自己的管片好起来,但我总觉得政府的铜臭气有点儿浓了,不知道是不是董事会的大政方针迫使总经理这样干的。